1.曝光單元
(1)背曝光
版材支撐膜向上,保護膜向下,平鋪在曝光抽屜中接受曝光。 UV-A光透過支撐膜使感光樹脂聚合,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印版的版基,作為浮雕的基礎。
背曝光時間由測試決定。
(2)主曝光
版材支撐膜朝下平鋪在曝光抽屜中,撕下保護膜,將載有圖文的負片鋪在感光樹脂上,再附上真空膜,打開真空泵抽真空,使軟片與感光樹脂緊密貼合,UV-A光透過真空膜及軟片圖文,使感光樹脂交聯,形成隱性不溶性浮雕圖案。在此過程中,軟片的密度和抽真空的程度是關鍵因素。前者用于保證無圖文部分徹底阻隔紫外光,后者則可以保證軟片與感光樹脂緊密貼合,減少殘存的空氣在曝光過程中產生光暈,影響制版效果。
主曝光時間由測試確定。
對曬版機有如下要求:
①曝光部分應配備不同尺寸和功率的UV-A燈管。對于不同系列和不同型號尺寸的曬版機,在整個受光面積上的光強度一般為70~ 110mW/cm2,受光畫光照必須均勻,偏差不能大于±3%。
②有精確的曝光光亮計時器。③有足夠的真空吸附能力,一般要求能生成80KPA以上的負壓。這樣,既可保持軟片與版材密切貼合,減弱光暈現象,又可及時排除制版過程中生成的臭氧。
④曬版機四周密封條件要好,以避免紫外光外泄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。
從使用和保養(yǎng)的角度看,應該注意以下幾點:
①UV燈管的設計壽命一般為 600小時左右,由于在使用過程中光強度在逐漸減弱,因此曝光時間應該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應逐漸有所增加。另外,新燈管剛開始使用時能量釋放不穩(wěn)定,所以應在開燈15~20分鐘后再正式開始曬版。
②每兩周用酒精清潔燈管表面一次,以使燈管的發(fā)光效率得到保證。
③每兩個月對真空泵進行一次清洗保養(yǎng),以確保得到80KPA真空度。
④保持室內清潔,杜絕灰塵,以免影響曬版質量。
⑤保持真空膜的清潔,避免與溶劑接觸而減小真空膜的壽命和透光性。
⑥抽屜滑軌應該保持潤滑,滑軌拉出時嚴禁重壓,以免損壞滑軌。
2.沖洗單元
樹脂版經曬版之后,要進行沖洗。沖洗是將曬版過程中未經紫外線照射未發(fā)生交聯的感光樹脂溶解在沖洗溶劑中,被紫外線照射已經發(fā)生交聯的感光樹脂形成浮雕,制得印版。
為制得高質量的柔性版印版,自動化的洗版設備必須具有以下功能:
①沖洗溶劑一般為正丁醇和四氯乙烯的混合液,比重約為1.418,沖洗的溫度一股控制在20℃。不同的地區(qū)氣溫不同,要求沖洗溶劑的溫度保持恒溫。
②可以設定印版沖洗的速度和洗版的時間,以適應沖洗各種版材。毛刷的高度可以調節(jié),以適應刷洗不同厚度的版材。
③可以白動感應并計算版材的長度,自動控制刷子的運動,沖洗藥水可以循環(huán)。
④刷子硬度,既不能太軟使版材沖洗得不干凈,又不能太硬傷及版面。
⑤可以自動預熱烘干,一般在60℃。印版拿出來,應不帶洗版液。
具有新鮮藥水補充功能,以保證洗潔的柔性版印版底基干凈、圖文細部清晰。
沖洗設備密封好,有揮發(fā)氣體的負壓排除功能,確保環(huán)境良好。
在沖洗部保養(yǎng)方面,有以下事項需要注意:
①注意過濾、清除溶劑中的雜質,防止傳輸管路以及電磁閥被堵塞。經常清洗凝固在機內的樹脂,以減少刷子的運動阻力和電機的額外負載。
②由于毛刷經常與溶劑接觸,其硬度會逐漸增大,以至影響洗版質量。所以要注意毛刷硬度的變化,必要時予以更換。刷子運動、版材傳動等持續(xù)運動部位應予良好潤滑。對揮發(fā)氣體排除風機定期進行清理,保證其工作效率。
3.干燥單元
印版在沖洗的過程中,由于長時間與溶劑接觸,會吸入溶劑而發(fā)生膨脹,通過熱風干燥,促使版材中的溶劑揮發(fā),使其恢復原來的尺寸和厚度。
①干燥部有恒溫控制能力,一般干燥溫度應控制在60℃左右,溫度太高對版材不好,太低則溶劑揮發(fā)速度慢,效率低下。
②在干燥過程中烘干,烘干抽屜中的揮發(fā)溶劑氣體密度在逐漸增大,如果沒有負壓排除功能,就會阻滯版材干燥,所以具有排氣的功能是必需的。
③抽屜滑軌應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能,每兩日加一次潤滑油。定期對溶劑氣體排出風機進行清理,保持良好的丁作狀態(tài)。
4.去粘單元
印版經干燥處理之后,表面仍然有粘性,所以表面不應與其它物品接觸,也不要用手摸版面,以免粘上臟物或留下手印。這時可用波長220~260nm的紫外光對版面樹脂進行照射,使印版表面去除粘性。如果照射時間太長,會導致印版龜裂,在存放的過程巾也會發(fā)生龜裂。
根據設備和尺寸的不同,配備不同功率和數量的UV-C燈管,照度要均勻。
5.后曝光
這是柔性版制版的收尾工作,在UV-A燈的照射下使印版的感光樹脂徹底聚合。后曝光最終決定印版硬度、耐印力、抗溶劑及抗壓力性能。后曝光一般在曝光單元進行。有的設備,去粘和后曝光同時進行,以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下面對柔性版制版過程中常見問題進行分析。
二、常見故障分析
1.浮雕較低,厚度不一致
很多制版廠都遇到過這種故障,造成故障的原因有:
①背曝光時間過度
制版時靠背曝光來固化版材的感光材料形成底基,如果背曝光時間偏長,則會形成很厚的基底,由于感光材料固化后清洗不掉,從而造成浮雕較低。因此要根據曝光燈管的光強度,適當減少或增加背曝光時間。另外,有些曝光燈管啟動快慢不一,造成感光版材所受照射的程度不同,也會導致底基厚度不同、浮雕高低不一。
現在的技術已能使燈管始終保持預熱狀態(tài),可令燈管在瞬間啟動。
②版材的正反面顛倒
一些制版廠制版中會出現一些低級的錯誤,曝光時將版材正、反面顛倒,導致印版浮雕較低甚至無浮雕。因此在裁切版材時要特別注意,將版材的保護片基揭開一只小角作為標記,防止曝光時出錯。
③洗版時間不足
由于印版沖洗時間短,未固化的感光材料沒有被徹底清洗干凈仍殘留在印版上,也會導致印版浮雕較低,因此要根據經驗來控制印版沖洗時間。許多制版廠的洗版溶劑是四氯乙烯與正丁醇混合而成,由于溶劑調配得比重不對(正確的比重為1.418),對印版沖洗時間有很大的影響。四氯乙烯過量,會使印版膨脹過度;正丁醇過量,則會影響其洗版時間、致使印版沖洗時間偏長。因此印版沖洗溶劑的比重十分重要,要經常測量。
④版材保存不適當
版材在未曝光前已經被陽光照射,使感光材料部分的聚合,導致浮雕較低或者圖文較淺。因此版材存放要避光,防止被光照射。
2.線條變形網點丟失
一塊好的印版應該線條挺直,網點齊全,版面整潔。若印版上線條彎曲,網點丟失,則整張印版便是廢版。造成上述原因的主要有三點:
①背曝光時間不足
當背曝光不足時,印版的底基聚合層就薄,浮雕過高,則容易造成網點丟失或者線條彎曲,所以背曝光時間的長短將直接影響印版的好壞。
②主曝光時間不足
當制作印版的網點直徑為 0.1mm或線條寬為0.1mm時,如果曝光時間不足, 則會使網點丟失或者線條彎曲。因此,在制版時應采用蒙版處理方法,將此部分的主曝光時間延長。
另外,在某些時候沖洗的印版上獨立線條彎曲變形,經烘干后線條會拉直,這屬于正?,F象,前提條件是主曝光時間必須充足,否則經烘干后變形的線條也不能復原,
⑧洗版時間長,毛刷壓力大
由于洗版時間長,使獨立線條或者網點過度膨脹,容易彎曲或者被沖洗掉,導致印版作廢。因此在沖洗線條版或者網線版時,應適當控制印版沖洗時間及毛刷壓力。
3.印版浮雕裂開
在制版廠和印刷廠都會遇到制好的印版裂開的現象,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因為樹脂版對臭氧非常敏感,版材一旦接觸到臭氧就會使印版產生一些細小的裂口,印版存放不好也會裂開。制版的過程中,如果去粘時間過長,會使印版產生一些細小的裂紋,使印版無法使用。
印刷廠里的操作員工用化學溶劑擦版,化學溶劑對樹脂版有強烈的腐蝕作用,致使印版開裂。因此,建議:
①在擦版時應使用專用的溶劑進行擦洗;
②在存放印版時應避開電暈處理裝置以及電機旁邊,避開臭氧:
③版材應避光保存,不被陽光照射,因為陽光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線,版材受光后則會裂開而無法再使用。
4.制版操作過程顛倒
正確的制版過程是:背曝光——主曝光—沖洗印版—烘干—去粘后曝光,共計6個步驟,其順序不能顛倒。在某些制版廠中由于先進行主曝光,這樣通光量大的地方,低基結合好;通光量小的地方,小點子易丟失,線細彎曲。背曝光不但形成印版底基,而且激活版的聚合性能,形成一層密度較大的引發(fā)層,這一引發(fā)層密度均勻,為主曝光反應打好基礎,如果兩者順序顛倒,小點子接不上,影響印版質量。
5.印版的硬度偏高
印版的硬度偏高,會使印版在印刷中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。那么應如何降低印版的硬度呢?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主曝光時間、后曝光時間。印版沖洗之后對未固化的感光材料進行后曝光使其固化,如果后曝光時間增加將會直接導致印版的硬度升高,大大降低印版的使用壽命。因此,制版時要適當控制后曝光的時間。
6.版面圖紋較淺
(1)主曝光時間過度
由于版材的曝光寬容度不同,制版的方法也不同,同一張軟片上面既有實地又有網點圖像,如想獲得較深的圖紋,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蒙版分層曝光處理,這樣制出的印版不圖紋較深,而且版畫漂亮,利于印刷。許多制版廠的操作者怕麻煩,實地與網點曝光時間相同,從而使印版的圖紋較淺。
2)軟片的密度較低
一些制版廠曬版用的軟片密度較低(大約在3.0左右,而要求的軟片密度在4.0以上),主曝光時間影響版材固化程度